
他们
对外界声音充耳不闻
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就像天上的星星
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
独自闪烁着
他们就是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
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那么,什么是孤独症?孤独症患者有哪些表现?我国孤独症儿童有多少?如何治疗孤独症?到底什么是自闭症很多人都听说过自闭症,但是,到底什么是自闭症呢?

这是来自联合国的信息:

孤独症不是因父母教养不当孤独症曾经被错误地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但事实上它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以后,很多父母会有自责的情绪,总怀疑是不是自己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犯了什么错误?而事实上,自闭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孤僻、内向,它不是一个心理问题,而是由于大脑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先天性的生理疾病,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直接关系。

在1943年以前,人们把自闭症儿童称作是「被魔鬼偷去灵魂的孩子」。从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Leo Kanner最早提出「孤独症」这个概念开始,人类一直找不到导致它的病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特殊的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缺乏应有的反应,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安排违背。你也许觉得他们很不友好,其实,他们只是不懂我们表达友好的方式。与人们日常接触的许多疾病不同,没有两个孤独症的孩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症状,他们的表现千差万别。至今,孤独症依然是一种充满未知的疾病。
只有儿童才会有孤独症吗?
不是。
孤独症是先天的,在儿童出生前产生,根据卫生计生委于2010年7月23日颁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出现孤独症的症状,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出现了倒退,并开始出现孤独症症状。

表现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有些人即使到了30岁,还在练习怎么与人打招呼和自我介绍。虽然科学与及时的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一定要注意自闭症不是成年以后才会患上的)。
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如:
不会与同龄儿建立伙伴关系,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

具有某种特别偏执的爱好,比如某个玩具不离手。

喜欢机械地重复拍手、摇摆身体、旋转物品或某一动作。

对某些声音、气味、玩具、感觉的反应与他人不同。

常常把多个玩具或物品排成一排。
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夜空中独自闪烁着。因为疾病,他们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与社交技能,甚至会因怪异的举止受到排斥和歧视。实际上,有研究表明,他们只是对外界太敏感,只是需要一份安全感。

通过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了解自闭症儿童








